香港高校与内地联合办学或创建研究院已然不是新鲜事。本月,应广州市政府的邀请,香港科技大学计划在广州南沙大湾区创办分校。科大将是第一个在内地成立分校(而非联合办学)的港校。
据悉,新校址所在的广深高铁庆盛站距西九龙只有35分钟的车距,两地沟通相当便利。即将上任香港科大校长的史维说,本校并无意在大湾区创造独立的学校,筹划中的科大分校“一定是一个跟香港清水湾本校区一体的学校”。
(图片来源:《香港01》)
港校内地创学动力十足,或未来成趋势
在筹划大湾区的分校前,港科大曾和北大成立产学研大楼、合办医学中心,在佛山设LED研发中心、南沙建霍英东研究院。《香港经济报》记者采访了香港9所高校,并整理出他们对进驻大湾区的回应。
(图片来源:《香港经济日报》)
图中可见,香港中文大学曾与深圳大学合作筹办中文大学(深圳),香港浸会大学亦同北京师范大学合办联合国际学院,香港城市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提供部分研究生课程。
究其办学原因,史维对媒体的回应或许能给我们以参考:弥补科大本校欠缺的部分,让分校与本校发挥协同效应,促成香港与大湾区内教育和城市建设的良性互动,创造两地双赢。该校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吴逊认为,合作办学可利用多方优势,突破香港院校在科研经费、生源培养、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现有发展瓶颈,也能提升内地大学的国际化水平。
(图片来源:中山大学新闻网)
5月20日,在港粤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论坛上,来自三地的多名学者倡议在当地组建联合大学,三方院校分别招收学生,联合集中培养。特首林郑月娥出席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香港年度会议2018时,表示鼓励香港的大学在大湾区开设分校。
内地联合学校求学体验透析
港校深入内陆创办教学研究机构受多方鼓励,动力十足。如果愈来愈多的内地学校挂上HK头衔,身处大陆就能接受港式高等教育,远赴香港求学是否还有必要?居外参照两地已有的联合办学情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分析。
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的联合国际学院(简称“UIC”),2005年建于珠海,是首个中国内地与香港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。经调查访问和资料收集,居外总结出UIC求学的优势与不足:
优势
不足
海外读研升学率高
学位证书11月才予发放,许多同学需gap一年才可申请海外研究生
与港地相同的纯正英式教育
学费与港地齐平,比内地高校贵
博雅、全人教育理念
取得GPA高分难度大
国际化视野,教育资源广泛
师资流失严重
临近珠三角,创业氛围浓郁,
自主创业的学生多
学校名气低,就业难
麻雀虽小五脏俱全,四个学部二十三个专业,本硕博课程都有开设
该校研究型硕士难申请,
不适合有学术理想的学生
治安好过九龙城“主校区”,
违法行为、交通肇事少
位置偏僻,硬件不足,
(比如图书馆太小,无户外运动场)
良好的人文关怀
行政管理基础不成熟,部门间踢皮球
居外对港中文和深圳大学合办的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、香港中文大学的区别进行了对比:
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
香港中文大学
校史
4年
55年
QS世界排名
未上榜
49
学历学位证的颁发
港中文颁发学位证(学校决议对两种学位进行区分),香港中文大学(深圳)颁发毕业证
港中文颁发学位证,
书院颁发毕业证
大学录取条件
(以广州2017年为例)文科最低594,理科604,录取难度远低于港中文
高出一本线60分,英语130分,雅思6分,
或通过HKDSE考试
本科学费
(2018-2019学年)
人民币9.5万
港币9-12万
本科住宿情况
(2018-2019学年)
校内住宿
每年人民币0.12万
学生舍堂
每月港币0.15-0.25万
就业情况
无香港就业优势
留港就业几率大
如此看来,两地联办的学校和香港“主校区”还是有很大区别,联办学校或许只有学费、门槛双低的优势,无法取代香港留学。此外若在内地联校址学习,也会造成粤语学习、结交世界各地同学、领略境外学术资源、留港就业与居住机会的缺失。
综上所见,香港内地联合办学无法取代在香港本土的高校求学。在填写高考志愿时,家长和孩子们当慎之又慎。
标签: